該技術最大優(yōu)勢就藏在它的名字“多核”里——它不僅能檢測常規(guī)磁共振能看到的氫,還可以檢測到磷、鈉、氙等多種原子核,突破了傳統(tǒng)磁共振單一成像維度,為疾病診治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視角。
通過多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獲得的醫(yī)學影像,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人體元素,清晰地反映了氫、鈉等元素在腦部分布聚集的狀況。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研究員周欣:人體內有60多種元素,除了氫之外,現在還能探測到活體的鈉和磷,這多了兩種元素,這就好比以前80年代我們看照片都是黑白照片,現在相當于“多核”就指的是多種原子核,通俗一點就相當于是以后的磁共振是彩色的磁共振。
周欣研究員帶領團隊一直致力于多核磁共振成像核心技術攻關,如今,成功突破磁共振單一氫核成像技術,實現人體重要代謝物質鈉、磷等關鍵原子核的多維成像,為疾病認知、定性和定量評估提供了新的信息維度。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研究員周欣表示:多核磁共振成像能夠反映出我們人體內更精細的信息——
-
結構信息
-
功能信息
-
代謝信息
這三個方面層次的信息,為人體健康,包括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更全面的可視化的工具。能夠直接看到患者腦部、心臟里面鈉和磷的代謝,對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非常直觀地看到哪一個元素的代謝出了問題,哪個通路會有問題,能夠為精準醫(yī)學提供全新的儀器和技術。
小白鼠腦部血管的磁共振三維成像,空間分辨率可達百微米級,可以清晰地看到小白鼠腦部精細的血管結構。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特別研究助理張鳴:通過磁共振的一種序列,去無創(chuàng)地對它的血管進行成像。因為小鼠腦袋的尺寸要比人的要小幾十倍,它的整個視野的范圍可能就只有兩厘米左右,所以說能夠去獲得非常高清、非常精細的腦血管結構,對于臨床前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能夠幫助我們及時地發(fā)現一些腦部的細微病變。
記者看到,拍攝該影像的設備就是被稱為“活體顯微鏡”的國產超高場動物磁共振成像儀,它可以高清且無創(chuàng)地呈現小白鼠、小兔等小型活體動物的組織結構和功能信息,是開展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科學儀器。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研究員周欣表示,如果把醫(yī)院里1.5T(特斯拉)和3T(特斯拉)的磁共振比作相機,那超高場的動物成像儀就像單反相機,分辨率更高,因為其磁場強度可達9.4T(特斯拉),靈敏度比3T(特斯拉)設備至少高3倍以上。
它能無損觀測三類腦部疾病:
一是與血管、血流相關的腦血管病,如卒中;
二是腦部腫瘤;
三是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綜合征。
由于不能在人體上直接做模型,人類研究藥物及發(fā)病機制,必須借助動物實驗。
據介紹,為了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我國科研人員經過產學研融合聯合攻關,突破了超高場超導磁體、高性能雙梯度系統(tǒng)、射頻技術、全數字化高精度譜儀等技術壁壘,實現了我國9.4T(特斯拉)超高場動物磁共振成像從“0”到“1”的突破,打破國際長期壟斷,解決了超高場臨床前磁共振成像儀國產化的問題,有效助力了重大疾病病理研究、新藥研發(fā)等相關科研和產業(yè)發(fā)展。目前,該設備已經在位于武漢的生產基地實現量產。
在磁共振波譜與成像全國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展開新一輪的技術攻關,研發(fā)更高場5T的人體超高場多核磁共振裝備。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石磊:磁共振線圈,就好像磁共振系統(tǒng)的眼睛,用它來探測磁共振信號,它的性能好壞就直接關系到磁共振圖像的成像的質量。目前我們在做5T(特斯拉)的磁共振系統(tǒng)的多核線圈的研究,我們今年的目標是研制5T的磁共振的鈉和磷,還有氙的線圈,使它能夠用起來就真真切切能夠得到更好的圖像。
科研人員介紹,磁場強度符號T,也就是“特斯拉”是衡量磁共振系統(tǒng)性能的核心指標,更高的場強通常意味著獲得更高的圖像分辨、更快的成像速度。
相較3T的磁共振,5T磁共振在成像清晰度、掃描速度和功能成像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可為臨床采集到更高清的圖像,精準描繪組織微結構,提高微小病灶檢出率,為臨床診斷和科學研究提供強大技術支撐。磁共振橫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yī)學領域,是醫(yī)學影像突破常規(guī),與前沿生物醫(yī)學結合的關鍵核心技術。為此,實驗室組建了多學科研究團隊,在人工智能快速發(fā)展背景下,開展更具前瞻性和突破性的科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研究員周欣:從最前端的理論創(chuàng)新,就是我們必須要有原始理論創(chuàng)新來去支撐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fā),推動它的應用場景,不管是解決科學前沿的問題,還是解決臨床的問題,還是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的問題,它是一個全鏈條的。關鍵核心的東西必須在我們自己手上,這樣才能使我們做成科技強國。
(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 褚爾嘉湖北總站)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