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相對論論文手稿原件,科學史上最知名的公式E=mc²,愛因斯坦1905奇跡年的4篇論文,愛因斯坦與羅素最后的書信……近日,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之際,“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在上海開幕,人類歷史上珍貴的科學文物,首次亮相中國大陸。
來自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愛因斯坦檔案庫的133件展品,其中86件原件,正式對外迎客。據(jù)悉,該活動由解放報業(yè)(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上海UDN主辦,展覽將持續(xù)至10月22日。
97歲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也來到展覽開幕現(xiàn)場。他說:“愛因斯坦是我非常佩服、仰慕的物理學家。二十世紀前30年有三大觀念革命,分別是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其中有兩個半是愛因斯坦的貢獻。他對于物理學影響深遠,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有極大影響。”
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在現(xiàn)場
133件展品開啟科學紀實之旅
1905年是科學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在這一年,愛因斯坦發(fā)表了5篇撼動科學界的論文,包括討論光量子以及光電效應,推導出計算擴散速度的數(shù)學公式,提供了原子確實存在的證明,提出狹義相對論,表明質量和能量可互換,這一年也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跡年”。本次展覽中展出了其中的4篇論文。
回顧愛因斯坦的一生,1905年他只是初露鋒芒而已。讓他真正聞名于世的,是1916年發(fā)表的廣義相對論。本次展覽也帶來了廣義相對論的兩頁手稿原件,這一科學史上的頂級文物被以色列視為國寶。
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再次挑戰(zhàn)牛頓的物理世界觀,提出“引力不是一種力,而且宇宙并沒有一個固定架構”的論點。在愛因斯坦的宇宙中,空間和時間結合為一體,稱為“時空”,而引力是時空平面彎曲的產物。
愛因斯坦親筆手寫的E=mc²公式也格外引人矚目?梢哉fE=mc²是科學史上最知名的公式之一,幾乎所有國家都曾發(fā)行過此方程式的郵票。本次展覽也帶來了該公式的論文原稿。
該論文是愛因斯坦在廣島和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后所寫。他在文章中探討了相對論出現(xiàn)以前的兩個基本物理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與質量守恒定律。愛因斯坦指出,在狹義相對論中,這兩個定律會合并成一個定律,因為質量是能量的一種形式,該能量會和機械能、化學能及熱能組成物質體的總能量。
其他展品,如引力波的論文原件,建議羅斯福研制原子彈的信件,被授予192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獎章原件等,也成為全場焦點,引人駐足。
讓中國公眾更了解愛因斯坦
1955年,愛因斯坦去世后,作為希伯來大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愛因斯坦在遺囑中表明要將自己的著作、遺物捐贈給該校。目前該校愛因斯坦檔案庫已收藏8.3萬份愛因斯坦的物件,包括手稿、信件、證書和獎章等,數(shù)量為世界之最。
一直以來,以愛因斯坦為主題的特展,是全球各地頗具人氣的科學史類展覽。為確保本次展覽成功舉辦,愛因斯坦檔案庫學術主任、希伯來大學前校長、理論物理學榮譽退休教授哈諾赫•古馮德今年6月專程來上海,指導展覽準備工作。他說:“當我們的展品呈現(xiàn)在這里,希望大家明白,為什么愛因斯坦如此特別。我們的目的是為公眾和愛因斯坦做一個連接。”
因此,除了展出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這次的愛因斯坦特展還特別注重呈現(xiàn)了其成長經歷、科學成就、哲學思想,對和平主義的追求、對藝術音樂的熱愛,與親人、愛人、情人、朋友的關系等各個方面。
此外,展品中還特別選取了愛因斯坦與中國友人交往的信件,包括夏元瑮、蔡元培、宋慶齡、周培源等致愛因斯坦的信函原件及愛因斯坦的回信原件,以拉近愛因斯坦與公眾的距離。
哈諾赫說:“愛因斯坦和一些中國科學家的通訊來往,顯示了愛因斯坦和中國之間的深厚關系,也能夠讓我們看到中國對相對論的接受歷程。”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