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杭州5月4日電(童笑雨 馮怡 徐珊)“我總在想,當時我應該更大膽一點,去沖擊那些挑戰(zhàn)性更大、也更充滿不確定性的課題,在我人生精力最旺盛、創(chuàng)造力最強的年代。”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回憶20年前時如是說。
5月4日,在第101個“五四”青年節(jié),西湖大學發(fā)布了20年前的“西湖青年畫像”。揭示了施一公、許田等“功成名就”科學家,曾在“三十而立”之時面臨的壓力和困惑,以此鼓勵當代青年,為人生與夢想不懈戰(zhàn)斗。
2000年,施一公還是普林斯頓大學一名普通助理教授。“那會兒的想法挺簡單,就是多出好的科研成果,建立自己在領域內(nèi)的學術信譽。這是在一所世界頂尖大學立足的根本。”
施一公說,“助理教授”一職,看似體面,但還屬于“合同工”。合同結束時,如果通不過同行評估,就得卷鋪蓋走人。
但那時候,他并不擔心這一點。2000年是施一公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第一年,文章一篇接一篇發(fā),還都是在CNS這樣高級別的期刊上。
但他依舊很拼:“每天泡在實驗室,一天只睡4個多小時,那是人生最富有激情和沖勁的年代,想干事,要干事。”
僅在一年之后,施一公就升職為副教授,3年后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也就是在這一年,施一公第一次意識到基礎科研在應用領域的重要價值。
當年9月,美國國家癌癥研究中心主任RichardKlausner打電話邀請施一公去做一個報告并研討開發(fā)抗癌藥的策略。
“最初我很奇怪,我的工作是基礎研究,總覺得跟制藥和應用距離挺遠。”后來,他才意識到,正是他的這項科研成果,為創(chuàng)新制藥提供了一個關鍵線索:“那是有別于論文發(fā)表的成就感。原來我們可以憑一己之力,讓世界變得更好。”
與不憂慮房子和科研經(jīng)費的施一公不同,20年前的西湖大學副校長許田,還是一名“窮教授”。養(yǎng)家,是擺在他面前的人生課題之一。
2000年,耶魯大學遺傳學系內(nèi)部剛剛批準許田成為終身教授,成為耶魯?shù)诙䝼華人教授。家里一致決定給他買一輛3萬美元的汽車以示慶祝,讓這位“窮教授”終于告別了他駕駛多年的“小破車”。
那會兒的許田,已經(jīng)發(fā)表了生長調(diào)控領域的相關論文。這個在當時看來相當“冷門”的課題,源自于他自學生時期就酷愛造訪的耶魯大學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
恐龍骨架為什么那么大?螞蟻為什么那么?許田的疑惑很樸素,卻無心插柳為癌癥和罕見病的治療點亮了新的路徑。
他現(xiàn)在經(jīng)常對學生說,科學沒有“冷門”和“熱門”之分,誰也不知道未來的世界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所以以興趣為導師、尊崇自己的內(nèi)心,很重要。
科研以外,養(yǎng)家糊口的擔子不輕。2000年,許田與合作伙伴喬納森·羅斯伯格一起,在耶魯大學附近籌備起了羅斯伯格研究所孵化器。如今,已成功孵化了13個公司,包括三家獨角獸企業(yè)。
或是有感于20年前的經(jīng)歷,西湖大學創(chuàng)建之后,格外關注年輕助理教授的生活,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拎包入住”的氛圍。正如施一公所言,“我們盡最大可能為年輕人解決后顧之憂,讓他們在自己的黃金年代,釋放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zhuǎn)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chǎn)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