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和報紙上連續(xù)披露了幾起知名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抄襲的事件。有的論文,不僅正文全部抄襲,連文末的“致謝”也捎帶著一并剪貼,甚至導師的姓名都懶得改。與十年、二十年前相比,類似研究生論文抄襲的事件有明顯增多的趨勢,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時下頗為流行的詞匯——“規(guī)矩”。
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抄襲者,當然不是不懂規(guī)矩。他們往往是明知故犯,以規(guī)矩為芻狗;心存僥幸,以身試法。但規(guī)矩的缺失,在大學中正在成為普遍現象,則是不爭的事實。
規(guī)矩可分為硬性的規(guī)矩和軟性的規(guī)矩兩種。前者一般比較容易體察,比如各種規(guī)章制度,甚或機制以及儀式;后者則與文化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相關,像習俗、習慣,禮節(jié)、禮貌,學者風度、書生意氣等等。
雖然硬性的規(guī)矩容易體察,但現在看來,執(zhí)行得并不理想。拿研究生論文抄襲來說,稍正規(guī)一點的學校就不應該出現整篇抄襲的情況。因為論文提交前的第一關就是到中國知網上“查重”(檢測重復率)。這一關不過,根本無法提交外審。即便是僥幸過關,還要經過外審,外審后還需要通過預答辯、答辯。這一系列程序,加之導師具體指導過程中的質量監(jiān)管,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稍加把關,都可以避免類似情況的發(fā)生。
不僅是一些規(guī)章制度沒有得到認真執(zhí)行,一些以“創(chuàng)新”為名的有關研究生培養(yǎng)的新政策,其負面效應也在實踐中頻頻顯現。比如“導師贊助制”這個“與國際接軌”的政策,當初據說是為了“增加導師責任感”“提高責任心”的。在管理者看來,導師用自己的經費贊助研究生后,既可以起到增加后者收入的作用,減輕學校的負擔。因為補貼出自導師自己的科研經費,自然也會倍加珍惜,F在看,這個政策不僅根本沒有考慮人文學科和基礎學科的實際狀況,所謂“增加導師責任感”“提高責任心”的預期,也正在事與愿違,F實的情況是,導師出資贊助學生后,讓學生充當自己的雇傭勞動力在政策上變得合法,在心理上也不再有負疚感。由于已經付出了財力這個實實在在的物質,屬于精神層面的“責任感”也就很容易削弱。
由于大學本身過度的行政化,一些本屬于研究生必備的學術規(guī)矩,往往通過行政政策的方式來下達,也影響了學生的接受。比如與論文抄襲直接相關的學術規(guī)范,很少有大學能夠動員校內有真才實學的知名學者現身說法。講學術規(guī)范者,要么是行政人員,要么就是現學現賣者。而稍有學術研究經驗者都知道,學術規(guī)范不只是思想道德問題,它同時也是學術訓練的問題。那些偶有抄襲嫌疑的學生,往往是未經訓練而不明就里,不見得都是有意去踩踏學術紅線的。在這個過程中,名家的教導和導師的示范較之簡單的行政灌輸,其作用不知要大多少倍。
直白地說,現在不僅研究生,就是許多研究生導師,對那些中國大學曾經的人文傳統(tǒng)和習慣,行為舉止和風范,即那些軟性的規(guī)矩也不甚了了。
當然,人文傳統(tǒng)、習慣和行為舉止也并非一成不變,但基本的原則、基本做派還是一致的。作為大學里的從業(yè)者,至少應該盡量地溫文爾雅吧。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里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上世紀50年代,胡適去臺灣講學。臺灣當地的學生叫他“胡適先生”。胡適聽后喃喃道:“‘胡適先生’,也好,也好。”他的意思是,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習俗,即便加上尊稱亦不應直呼前輩的大名,即應該稱“胡適之先生”,但稱“胡適先生”也能接受。
可是,我們當下的研究生就未必然也了。見人叫“老師”自然沒有問題,可是在正式的學位論文里也處處稱“老師”就顯得比較奇怪了。最近研究生復試,有位考生稱馮友蘭為“老師”就把本人嚇了一跳:“馮先生怎么會有‘90后’的學生?”
軟性的規(guī)矩一般是通過兩個途徑習得的。一是來自老師(或導師)的熏陶,一是自己從前輩所著之書、所撰之回憶文章中體味和悟得。隨著老輩學者的日漸稀少,前一種途徑已經變得可遇而不可求了。那么,讀一些相關的著述,即所謂的“閑書”,知曉一些早年大學的歷史和學人、學校的軼事,就顯得不可或缺。
對大學及其文化傳承而言,軟性的規(guī)矩比硬性的規(guī)矩更難保持,卻更為重要。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