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學
李元杰
中國科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
張洋
武漢大學新聞學
王芳
中央民族大學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許偉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
郝宗娣
韓國明知大學環(huán)境與能源工程
回顧2017年,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吳桐:2017年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有幸能夠在中國南極中山站工作、生活一年。我在這兒承擔的任務主要是照看十多臺進行高空大氣物理和極光觀測的科研儀器。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和我的隊友們獲得了可以裝滿幾十塊硬盤的觀測數(shù)據(jù),領略了南極獨特的自然風光,交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尤其是,我從本科開始到博士生階段,都在進行與極光相關的學習與研究。在南極極夜期間,我終于可以親眼見到它的真實面貌,這種感覺實在是妙不可言。
李元杰:2017年最大的收獲應該是在學業(yè)上的進展,無論是思考問題的方式,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了一定的轉變和進步。前兩年的積累開始有所質變,自己也開始真正理解科研的嚴謹性與科學性,這也讓我面對未來的科研任務充滿信心。
張洋:對我而言,2017年最大的收獲就是順利完成碩士學位的攻讀,留在本校繼續(xù)博士階段的學習。三年前,我從理科轉入文科讀研時,便決心以學術為志業(yè),希望能在象牙塔中從事學術研究,今年起正式走上了這條道路,甘苦于斯,歌哭于斯。剛剛轉入文科時,我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有了大量的時間可以自由讀書,徜徉于東西方思想的萬神殿之中,涵泳優(yōu)游,其樂無窮。時間稍長,論文發(fā)表的壓力襲來,便不免心生惶惑,在東西方哲人睿智目光的睽睽注視之下,意識到自己的平庸和淺陋,不斷懷疑自己研究的價值,陷入頻繁的自我否定之中。如今心態(tài)漸趨坦然,不再奢求宏大敘事的理論美感,轉而尋求從中觀問題入手,在經(jīng)驗材料與理論框架之間往復穿梭,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王芳:2017年我最大的收獲莫過于學習上的進步。在準備論文開題的過程中,我通過閱讀文獻和研究相關理論,對于研究對象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在知識體系和思考構建能力方面也有了提高。但如果從科研量化的角度來衡量的話,那我今年最大的收獲就是在南大核心期刊(CSSCI)上發(fā)表了一篇華裔文學研究方面的論文。
郝宗娣:2017年是我博士生涯的最后一年。經(jīng)過四年的學習,我終于即將畢業(yè),這應該是我最大的收獲了。讀博的酸甜苦辣,只有真正經(jīng)歷過的人才知道。而博士期間最后一年的個中滋味,更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博士學習的前期,我一直都在無止境的論文里尋覓著,在一再失敗的實驗里執(zhí)著著,并且習以為常地認為“時間還長著呢”。然而,在某一時刻停下來觀望的時候,猛然發(fā)現(xiàn)三個春秋已經(jīng)悄悄溜走,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于是開始以延長自己工作時間的方式加快進度。這個時候,我無比感謝我的導師張德鎮(zhèn)教授一直以來對我的嚴格要求。正是他一貫接近苛刻的嚴格,使得我在過去幾年里愈加訓練有素,此時即使加快進度也很少出差錯。我的內心也更加從容和強大,不會再因為實驗中出現(xiàn)問題而不知所措,也不會因為論文被拒稿而心灰意冷,更多的是冷靜思考,尋找對策。讀博同生活一樣,更是生活的一部分,雖然“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但是“對策總比問題多”。
許偉:自2016年9月份博士入學后,我花費了半年的時間去完成博士畢業(yè)所需要的學分以及相關的一些事情。自2017年3月份起,我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文獻閱讀、野外地質調查、第一手資料的整理、做實驗和數(shù)據(jù)分析上;仡2017年,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對于自己的研究課題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實驗技能也得到了鍛煉,同時我還積累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和基礎地質素材用于文章和大論文的撰寫。
以10分為滿分,給你這一年的學業(yè)生涯打個分。
吳桐:我會打8分。總體來說,過去一年在南極的生活是豐富多彩且頗有收獲的。覺得有些遺憾的有兩點:一是部分儀器的故障因為自己能力和當?shù)貤l件有限沒有能夠順利解決,對觀測數(shù)據(jù)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還得麻煩下次考察隊的隊員進行維修工作;二是在過去的一年中感覺自己的學習和科研工作的進度相比于國內還是慢了不少,回國之后還得更加努力趕上畢業(yè)進度。基于以上兩點原因,各扣一分,所以給自己過去一年的學業(yè)生涯打8分。
李元杰:我會打7分。雖然自己的學業(yè)有了進步,但并非一帆風順,平時的科研工作還是走了很多彎路,最后的成果依然不太令自己滿意,沒有完成之前制定的計劃。當然,如果與導師的要求相比,差距就更大了。所以,我還有更大的努力空間,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做到心目中的滿分。
張洋:我想給自己打7分,略高于及格,遠未達優(yōu)秀。從數(shù)據(jù)上看,2017年我讀了100多本書,看了100多部電影,去了幾個新的城市,認識了幾位新的朋友,發(fā)表了兩篇舊作,新寫了兩篇論文。吃喝玩樂不談,論文寫作和發(fā)表的成果實在乏善可陳,跟理工科同仁比起來更是相去甚遠。
王芳:我會給自己打8分。這一年,我發(fā)表了文章,參加了學術會議,聽了許多講座,論文開題工作也即將完成,總體來說,學習狀態(tài)不錯?鄣2分是因為深知自己有懈怠和心浮氣躁的時候,有表面作出“努力”實為自欺欺人的時候,在學習計劃上也有拖延的現(xiàn)象,學習中也會有情緒化的傾向。想要踏踏實實做學問,這些毛病都得克服。
郝宗娣:過去的這一年里,我深刻認識到了“厚積薄發(fā)”的含義。作為即將“出山”的“修道者”,我給自己過去一年里的學業(yè)生涯打8.5分。在充實的2017年,我雖然深知自己依舊有很多不足,但在這期間的成長和進步卻是前所未有的。學業(yè)上的成績,讓我看到了刻苦之于進步正如耕耘于之收獲;心智的成熟,讓我更加敢于面對未來,不懼挑戰(zhàn)。這一年里的遺憾,就是自己太過集中于學業(yè)而忽略了對于時間和個人生活的安排。這一點不但對于日常生活有影響,對于學業(yè)也很重要?茖W管理時間和自己的業(yè)余生活,可以令我思路清晰,心情明朗,更重要的是身體健康。然而,我卻以學業(yè)之忙為借口,缺乏鍛煉和娛樂,導致多數(shù)時候狀態(tài)不佳。我想,若是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我可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許偉:我會為自己的2017學業(yè)生涯打6分,不能再多了,有一部分辛苦分在里面。因為這一年我雖然做了很多工作,閱讀了大量文獻,也積累了不少實驗數(shù)據(jù),但是就成果來講,進展不大,特別是文章撰寫方面存在著很大的障礙。
在2017年中,給你壓力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吳桐:即將過去的一年給我壓力最大的事情反而與南極無關,而是因對未來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不確定性而感到的焦慮。現(xiàn)在離我計劃博士畢業(yè)的時間還有一年半,正是處在對于博士畢業(yè)之后是要繼續(xù)走科研道路、去推薦的對口單位工作還是去參加校招的“迷茫”時期。但是未來無論走哪條路,都需要盡早確定方向并且為之進行相應的準備。而在南極,可以說人是處在一種“半脫離社會”的狀態(tài),不僅溝通交流不像在國內那樣順暢,很多有益于未來學術或者職業(yè)生涯的事情,比如參加學術會議、公司實習等都無法進行?偟膩碚f,我既還沒有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也無法為之進行相應的準備,這就是給我壓力最大的事情。
李元杰:最大的壓力還是論文的壓力,更確切地說是畢業(yè)門檻的壓力。這種壓力可能來源于兩個方面:自我評價和與他人對比。
一方面,2017年很多工作都沒能按照預期進行,在研究項目和論文發(fā)表方面都落后于既定計劃,覺得自己當初考慮問題太過草率、過于理想化,造成壓力增大。
另一方面,班里其他作數(shù)據(jù)分析或算法優(yōu)化的同學基本上都達到了畢業(yè)要求,有的開始實習和找工作,反觀自己卻是比他們差一截,雖然可能有研究方向差異的原因,但這種現(xiàn)實總會在無形之中造成自己的心理壓力。
張洋:平心而論,2017年我在學術上的進展確實低于自己和師友的預期。一方面,陡增的事務性工作占據(jù)了大量精力,讀書思考寫作的時間被拆分為碎片;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惰性使然,論文寫作的執(zhí)行力不夠,一拖再拖,時間利用的效率太差。當下學術界的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利用好時間,提高自己論文發(fā)表的數(shù)量和質量,也成為我當下最大的壓力來源。
王芳:對于我來說,2017年最大的壓力來自于博士論文開題的準備工作。這一整年的時間,我都一直在準備著博士論文的開題,從搜集文獻到建構論文的框架,這個過程中經(jīng)歷了反復的論證和修改,興奮的時候整夜工作停不下來,沮喪的時候甚至對自己的科研能力都產(chǎn)生了懷疑。我相信很多博士生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也都經(jīng)歷過這種痛苦和壓力。但正如導師所說,“慢工出細活”,做學問是一種耐心和毅力的修煉。還好,2017年即將過去,而我也準備在開題之后立即進入博士論文寫作的階段。
郝宗娣:依舊是畢業(yè)。畢業(yè)究竟意味著什么呢?當我意識到自己博士生涯即將結束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完成我的研究計劃。并且,現(xiàn)有的結果不能只讓我自己知道,一定要整理成文來發(fā)表。于是,我每天都不知疲倦地做實驗和改論文。導師對于我的勤奮是很滿足的,但我并不滿足于自己只用“勤奮”二字來迎接畢業(yè)。同時,因為期望比較高,所以壓力便隨之而來。慶幸的是,壓力適當?shù)剞D化成了動力和信念,我的學業(yè)成果也初見端倪。我想,雖然嚴格要求會讓自己有很大的壓力,但正所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最終取得的成績會讓自己相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畢業(yè)還意味著“失業(yè)”,所以畢業(yè)給我的壓力還在于就業(yè)。由于一直茍安象牙塔,接近而立之年,我卻從來沒有找過工作。缺乏社會經(jīng)驗的我雖然忐忑于步入社會,但我相信,已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歷練的自己可以應對所有的挑戰(zhàn)。
許偉:主要有兩方面壓力。一方面是生活壓力,另一方面就是畢業(yè)就業(yè)的壓力。
作為一名已經(jīng)26歲了的博士生,我一直沒有用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妥善處理各方面的關系。在這個年齡階段,父母會開始操心我的婚事,以前的同學有的已經(jīng)工作、發(fā)展得很好,有著豐富的經(jīng)濟來源,有車有房,諸如此類的東西給我?guī)砹瞬簧偕钌系膲毫Α?/p>
除了生活上的壓力,我還面臨學業(yè)上的壓力。有一篇SCI論文是博士畢業(yè)的關鍵因素,但是英文的SCI論文并不容易寫出來,這是畢業(yè)不得不面對的壓力。即便順利寫出一篇英文SCI論文進而順利畢業(yè),但是從目前地質專業(yè)的就業(yè)情況來看,也很難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這也是一種壓力。
談一談對2018年的期待或計劃。
吳桐:希望來接替我工作的南極考察隊友能夠把中山站的科學觀測工作越做越好。希望自己在過去一年中寫出的論文能夠順利發(fā)表。從回國之后到畢業(yè)之前,留給我的時間只有大概一年半左右,希望之后的學習和科研工作能夠一切順利,并且能按時博士畢業(yè)。另外,對于博士畢業(yè)之后自己何去何從這個問題,希望自己能夠在2018年找到答案,并且為之付諸相應的行動。
李元杰:對于即將到來的2018年,我希望能在研究領域進一步提高,無論是思考問題的方式還是具體研究問題的手段、方法,都希望能更加嚴謹、熟練;同時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多人的認可,論文順利發(fā)表,盡快達到畢業(yè)要求。此外,我也將多一些科研之外的閱讀、旅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總之就是要在科研之外更加充實自己。
張洋:首先在學術研究上,我要求自己少讀閑書,多寫論文。只有通過動筆寫作,才能迫使自己帶著明確的問題意識讀書思考,將有限的精力收斂到核心的問題域之上,將浮光掠影式的泛讀轉化為掘井及泉式的深究,將知識的消費轉化為思想的生產(chǎn),希望盡早確立適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奠定在學術場域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同時,還應當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開闊學術視野,希望能夠直接參與到與國際學術界的對話之中。
其次,社會科學研究者應當與自己的研究對象保持真切的聯(lián)系,而非借助書齋的蔭庇,隔絕與現(xiàn)實生活的氣息感應。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更多地走出校園,擴大與各行業(yè)人士的交往,理解當下中國現(xiàn)實問題的復雜性。作為新聞學研究者,我尤其希望2018年能抽出時間進入新聞編輯室從事田野調研,考察在這個傳統(tǒng)媒體風雨飄搖的時代,新聞從業(yè)者應當如何為人們的理性交往和民主實踐作出自己的貢獻。
最后,兩個月之后,我即將迎來自己的27歲生日?粗@中意氣風發(fā)的“95后”“00后”小朋友,不免有年華老大,一事無成的感慨。梁任公曾有詩云“男兒三十無奇功,誓將區(qū)區(qū)七尺還天公”。既然選擇學術道路,自然也斷了建功立業(yè)的念想,只是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能夠變得更加成熟,能夠為自己的家庭和朋友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推動周遭事物的良性發(fā)展。
自讀研以來,每逢歲末年初,我都會儀式性地盤點過去一年的得失,給新的一年立下若干flag,然后再在新的一年眼睜睜地看著它們相繼倒下。今年的愿望實現(xiàn)起來多半也很困難,不過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立下一些目標督促自己總是好的。
王芳:2018年,我期待自己能以最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去,能夠按照計劃進行博士論文的寫作,能盡快完成另外兩篇期刊論文的寫作并發(fā)表。
郝宗娣:我期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能夠改進,尤其是要學會科學管理時間:忙碌的學習之余,留出適當?shù)腻憻捄蛫蕵窌r間,學會享受生活和調節(jié)自我,以更好的姿態(tài)來面對更大的挑戰(zhàn)。
一直以來,我都以祖國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為傲,更為她取得的驕人成績打Call。我國政府對于留學歸國人才的政策愈加優(yōu)越,這令海外留學的游子更加心系祖國。作為其中的一員,我熱切地期待自己能夠投身于祖國建設的大潮之中,為推動中國這艘飛速前進的巨輪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在海外學習的四年時間里,我得以從另一個視角觀察和思考祖國的方方面面,包括一些不可回避、必須直面的問題。我來自環(huán)境問題突出的河北,作為環(huán)境工學專業(yè)的科研工作者,我期望能夠用自己所學為家鄉(xiāng)環(huán)境改善作貢獻。
許偉:正常來講,我會在2019年6月份畢業(yè),所以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文章的撰寫。因此,我對于2018年沒有過多的期待。2018年,我希望在健康平安度過的基礎上,能夠有一篇英文SCI文章被接收。至于其他的計劃主要也是圍繞畢業(yè)論文的撰寫工作,簡單來講就是閱讀文獻和撰寫文章。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chǎn)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