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宏魁研究組介紹
北京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鄧宏魁教授團隊長期以來致力于開發(fā)調控細胞命運的新方法和建立多潛能干細胞制備的全新底層技術,尤其在小分子化合物誘導細胞命運轉變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開拓性工作。1)系統(tǒng)建立了使用化學小分子誘導小鼠和人體細胞重編程為多潛能干細胞的技術體系(Science, 2013;Cell, 2015,Nature, 2022);2)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建立了具有全能性特征的干細胞(Cell, 2017);3)實現了不同譜系間體細胞類型的轉變(Cell Stem Cell, 2015, 2017);4)利用化學小分子組合調控成功解決了肝臟細胞功能體外長期維持的難題(Science,2019)5)從多潛能干細胞高效分化制備功能成熟的胰島細胞,在糖尿病小鼠和猴模型上驗證了有效性和安全性(Nature Medicine, 2022;Nature Metabolism, 2023;Cell Stem Cell,2024);6)探索了基因編輯造血干細胞治療艾滋病合并白血病患者(NEJM,2019)。
李程研究組介紹
北京大學生命學院李程研究組開發(fā)的dChip(生物芯片分析)、ComBat(批次效應矯正)等基因組數據分析算法和軟件被同行廣泛使用,發(fā)表學術論文150篇,包括作為通訊作者發(fā)表在Cell、Cell Stem Cell、Cancer Cell、Nature Immunology、Cell Research的論文。研究組使用和開發(fā)三維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新技術,研究細胞可塑性調控。研究組網頁:http://3d-genome.life/。
聯合博士后研究方向
鄧宏魁與李程研究組將深度合作(已合作課題包括Nature 2022, Cell Stem Cell 2018, 2024,Cell Research 2021,2022b),未來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多組學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方法,精準解析細胞命運重編程及功能細胞分化過程中的重要分子機制,預測調控細胞命運可塑性的關鍵通路及小分子組合等,為治療重大疾病開辟新途徑。
職位要求
1. 在國內外已經或即將獲得生物學、計算機、統(tǒng)計學或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
2. 具備濃厚的科研興趣、較強的獨立科研工作能力;
3. 具備良好的學術道德、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協(xié)助PI指導課題團隊和研究生。
4. 具備良好的英文文獻閱讀及寫作能力,可熟練使用英文進行學術交流;
5. 熟練掌握:1)linux操作系統(tǒng)、R / Python語言;2)高通量測序數據分析。
待遇福利
1. 北京大學為博士后提供的基本福利(子女入學、五險一金、博士后公寓或住房補貼);
2. 課題組將為博士后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并協(xié)助博士后作為負責人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3. 課題組可協(xié)助申請博士后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北京大學博雅博士后等資助項目(https://postdocs.pku.edu.cn/bshxm/bybsh/index.htm)。
申請方式
發(fā)送個人簡歷、研究經驗和計劃的陳述、兩位推薦人的聯系方式到2101111813@stu.pku.edu.cn。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bio.pku.edu.cn/homes/Index/news_cont/37/17085.html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